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您关心的“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”,特别是关于100%加计扣除的行业和条件。
首先需要明确一个关键点:目前(2024年)并没有一个独立的“2025版”政策。当前执行的政策是基于国家此前发布的文件,并将持续执行至2027年12月31日。因此,您提到的“2025版”实际上是指在2025年仍然有效且可以享受的现行政策。
以下是该政策的全面解读:
政策核心:什么是加计扣除?
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是指企业为开发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工艺所发生的研发费用,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,不仅可以在税前据实扣除,还可以再按实际发生额的一定比例额外多扣除一部分,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,最终减轻企业所得税负担。
简单比喻:你的公司花了100万元做研发。
正常扣除:这100万可以从你的利润里减掉,少交100万利润对应的企业所得税。
加计100%扣除:除了减掉100万,还能再多减100万。相当于你的利润总额直接减少了200万,以此来计算应交所得税。税收优惠力度翻倍。
哪些行业/企业可享受100%加计扣除?(2025年仍适用)
根据财政部、税务总局公告(2023年第7号)等文件,以下两类主体发生的研发费用均适用100%加计扣除比例:
1. 制造业企业
这是享受100%加计扣除的主力行业。
界定标准:指以制造业业务为主营业务,享受优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占收入总额的比例达到50%以上的企业。
制造业范围:按照国家统计局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》(GB/T 4754-2017)中确定的制造业行业(门类C,包含13大类到43大类)。几乎涵盖了所有生产实物产品的行业,如食品、纺织、化工、医药、汽车、计算机、通信设备、仪器仪表等。
2. 科技型中小企业
这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创新主体。
界定标准:并非所有中小微企业都算,必须按照《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》进行申报并成功入库,取得科技型中小企业登记编号的企业。
如何查询/申报:企业需要自主在“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网”上进行评价入库,经公示无异议后,才能获得资格。该资格有效期通常为一年,需每年重新申报。
重要提示:除上述两类企业外,其他非限制性行业的企业(如服务业、商业等)开展研发活动,仍享受研发费用加计75%扣除的优惠政策。
政策执行期限
这项100%加计扣除的政策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,并经过两次延期,目前最新的执行期限是:
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。
这意味着,在2025年,只要您的企业符合上述条件,就可以继续享受100%的加计扣除优惠。
可以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范围
并非所有费用都能享受加计扣除,政策对归集范围有明确规定,主要包括:
人员人工费用: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、五险一金等。
直接投入费用: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、燃料、动力费用。
折旧与摊销费用: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、设备的折旧费;软件、专利权、非专利技术的摊销费用。
无形资产摊销: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、专利权、非专利技术的摊销费用。
新产品设计费、新工艺规程制定费。
其他相关费用:如技术图书资料费、专家咨询费、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等(此项费用总额不得超过可加计扣除研发费用总额的10%)。
如何申报享受?
企业享受此项优惠采取“自行判别、申报享受、相关资料留存备查”的方式。
自行判别:企业根据自身行业和条件,判断是否符合制造业企业或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标准。
申报享受:在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,通过填写《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》中的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》(A107012)等相关表格,直接计算享受优惠。
留存备查:企业需将相关资料,如研发项目计划书、研发费用辅助账、研发支出汇总表等,整理归档,以备税务机关后续核查。
总结
企业类型 | 加计扣除比例 | 执行期限 | 关键条件 |
---|---|---|---|
制造业企业 | 100% | 至2027年底 | 主营业务收入占比50%以上 |
科技型中小企业 | 100% | 至2027年底 | 取得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登记编号 |
其他非限制行业企业 | 75% | 长期政策 | 从事合规的研发活动 |
给您的建议:
如果您的企业属于制造业或有望申请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,2025年完全可以继续享受这项重磅税收红利。建议您:
提前规划年度研发项目,规范费用归集。
科技型中小企业务必关注每年的评价入库时间,及时申请。
建立健全研发费用辅助账,确保资料完备。
建议您咨询专业的税务顾问或会计师事务所,以确保合规并最大化地享受政策优惠。